一个外地人在上海的看病经历续篇:住院前还要做好两个心理准备

2021-09-14 16:45:02

白癜风会传染吗

  周秋鹏

  前一阵,笔者写了一篇《排队之后继续排队,一个外地人在上海的看病经历》,发表在今日头条后阅读数迅速超过了10万,让笔者有点出乎意料。

  而更让笔者大跌眼镜的是,很多评论都认为笔者是在吐槽上海的医院和医生,好像让一些看病难的朋友产生了共鸣。一些上海本地的读者,则抱怨由于大量外地人涌入上海各大医院,导致他们本地人看病都很麻烦了。还有的上海读者估计看笔者身为一个外地人,既到上海占用了他们的医疗资源,讲的话又不怎么好听,看笔者就有点不顺眼了,干脆表明不欢迎任何外地人到上海来看病了。还有一些极端的读者甚至出言不逊,说出“有种病死也不要到上海来看病”这种狠话,吓得笔者赶紧把评论删了。文章中一些带有隐射性质的语句,笔者也及时进行了修改。

  实际笔者写这篇文章没有任何的倾向性,仅仅是因为平生第一次去上海看病,且看病的程序和模式,跟印象中的有点不同,所以写篇文章,给打算去上海看病又没有经验的朋友做个参考,纯粹属于跟导游、导购一样性质的看病指南。

  而且笔者不光对上海的医院和医生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是心存感激的。比如笔者在文中例举的排队环节,有预约排队、挂号排队、诊前签到排队、候诊排队、领取检查清单排队、交检查费排队、检查排队、返诊排队、交药费排队、领药排队等,笔者认为这些设计是相当科学合理的。一方面保证了整个诊疗工作在有条不紊中缓缓进行,讲秩序讲文明,另一方面,也给医生跟病人的交流控制好了一定的时间。因为医生的时间相当金贵,一个医生分配给每个病人的时间也是相当有限的。过程中只要稍微拖拉一下,后面的病人就可能看不完,或要排更长时间的队。

  笔者亲眼看到那些医生,从早到晚都跟打仗一样,忙得满头是汗,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处理一个病人,像是流水线上高度紧张的操作工,连上洗手间的时间都要精打细算,尽可能多地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因此对这些上海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怀有深深的敬意。

  所以笔者根本不是吐槽的。上海的医疗资源非常好,但也非常有限。如果全国各地的人都涌到上海来看病,势必就会僧多粥少,资源不够分配。有的读者在评论中说得好,当天到医院,当天能看到病,只要花点时间排排队,已经够幸运的了。

  因此打算借着笔者的看病指南,来吐槽上海的医院跟医生,笔者是不答应的。我们不是一路人。

  接下来笔者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下住院的情况。前面讲的是门诊,上海的医院一般都能当天看完大部分病人。有一些病人的检查项目多,或者出报告慢,需要拖上几天时间也有的。住院的话,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层面了。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外地人想在上海的公立医院,加上知名医院住院,那是真的不容易。床位是一种更加紧张的稀缺资源。排队的肯定的,但不是到医院去排了,回到家里去等通知,或者就近开个酒店住下来等,能够等到床位就是最幸运的了。

  住院一定是要动手术的,不动手术是不可能轮得到床位的。手术又分特大手术、大手术和中手术、小手术。正常情况下,能排到队的手术,都是介于大手术和中手术之间,因一部分小手术都可以门诊处理的。需要住院的小手术,已经算中手术了。

  大家可能对住院有些印象,就是到医院里去做个手术,再住个十天八天的,到了上海千万别这样想了。大部分手术病人的住院时间,被控制到两个晚上。就是第一天早晨入住,在当天做完全部手术前的检查,当天晚上住下了。第二天上午或下午安排手术,完了再让你住一晚上,第三天一早,医生复查一遍,就可以出院了。俗称三天两晚。

  有些大手术或特大手术,根据特殊情况,有可能延长一两天,甚至达到一周的,那属于相当罕见。大部分住院都是三天两晚。为什么呢,前面已经讲过了,上海医院的床位,那是更加稀缺的资源。全国各地的病人都盯着呢。

  现在的医保卡是全国联网的。外地人的医保卡,只要在当地办一个手续,就可以到上海指定的医院使用,一般只能住院使用,门诊是不能用的。因此外地人到上海的医院看门诊,基本都是自费性质。只有住院了,医保卡才能派上用场。

  最后就要讲到住院的具体环节了。住院之前,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住院前一天要提前做好核酸检测的。一个病人只允许一个家属陪同,家属也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在上海住院,跟在各地的医院住院,手续大同小异,但在上海住院,办手续的时候要做好两个心理准备——

  一是办理入院手续,是进入住院区之后开始的。在进入住院区之前,还有复杂的环节,要对病人和家属验明正身,确保万无一失,才会放进住院区,到达指定床位。然后工作人员会开单子,让病人或家属去专门的收费窗口交押金。大家不要以为有医保卡,就什么都不用管了,一般要交几万块押金。最少要两万,现金和微信、支付宝都可以。当然大部分病人这些钱一定是准备充足的。但也有例外,要是这个时候要去交两万押金,交不出来会很麻烦的。

  笔者要说的重点还不在这里,重点是工作人员在开单子时,会专门跟病人及家属声明一遍:虽然你有医保卡,但床位费是属于自费的,床位费不在医保卡报销的范围,要病人自己承担的。一般的病人或家属听到工作人员的声明,是没什么反应的,都会点点头,说:哦,知道了,知道了。

  等到后来病人和家属,才会从别的地方,如挂在墙上的公告栏,看到原来自己排队等到的床位是特需床位,除了正常的床位费之外,还要交特需费的。这个特需费一张床一天要收多少钱?如果没有进入到住院区,可能很多病人和家属事先都不知道的。当然如果遇到有人曾经住过院,介绍过了,也就知道了。至于特需床位费的具体价格,由于各大医院标准不同,笔者就不具体讲了。同时也说明一下,有的普通床位是不收特需费的,但等待的时间可能更加长,外地病人如果急着动手术,不一定有时间等。而且普通床位当然比特需床位更加属于稀缺资源了。

  所以到了住院区,大部分病人和家属才会知道,床位费是要自己承担的,医保卡不报销。而且很可能住的是特需床位,那么这个床位费就不会是个小数字。简单地说,想花几百块住一晚上恐怕是不现实了。这个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交了几万押金,出院时就扣掉了。如果到那时候有不同意见,人家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在交押金之前就专门声明过的。

  另外还有一个心理准备,可能在别的医院动手术也会遇到。就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根据手术需要,使用一部分不属于公费医疗范围内的药物或器械。就是说医生会根据需要使用一部分自费药品,事后是要病人自己承担的。这也是需要病人和家属提前签好字的,因为不清楚在手术过程中要用到什么自费性质的药品,以及这些药品的具体数量和价格,所以这一份文件签了字病人和家属心里也是没底的。当然上海那些知名医院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都是一流的,会为病人把好这个关,大家可以放心。

  其余的流程,跟普通医院都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可以体验和享受上海医院领先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住院医疗服务了。无论是医生的诊断还是手术,以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包括手术用到的各类高科技设施,对于任何一个病人来说,那真的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经历。听一些从国外回来的人说,上海很多医院的诊疗服务,尤其是住院期间的手术与护理水平,比美国的大医院好很多,而费用的话,可能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因此,对于一个普通的外地人来说,到上海的知名医院去住几天,做个手术,虽然价格上有点小贵,但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主要是做了手术,病人的体验和感受会高于家乡普通的医院,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所以在此向上海的医护人员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华美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体育健康、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华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