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一人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流着泪突然大喊:主席,你醒醒吧

2021-10-21 15:27:40

托育加盟

1971年9月13日以后,已经年近八旬的毛主席身体开始变得越来越差,他先是咳嗽,保健医生给他打了一针,但是并没有什么用。

进入冬天以后,咳嗽加剧,毛主席被诊断为大叶性肺炎。更糟糕的是,毛主席肺部的疾病已经影响到心脏了。

病情越来越不好,毛主席只得卧床。

1972年1月6日,毛主席的老战友陈毅因病去世,毛主席带病去八宝山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从追悼会回来以后,毛主席的心情非常不好,保健医生让他休息,但是他根本呆不住,在他心里有很多工作要做。

到了第2天,他只穿了一件夹大衣,便又去了钓鱼台12号楼找人谈话了解情况,直到很晚才回来。

1月12日这一天,毛主席又去了人民大会堂118厅,还是开会找人谈话。

身体本身就有病,天气又很寒冷,再加上接连的外出工作,过分的劳累、忧虑与悲伤,让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身体终于撑不住了。

图晚年毛主席

1972年2月12日,坐在毛主席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突然发现毛主席精神非常不好,出汗很多,吴旭君的心迅速悬了起来,还没等吴旭君作出反应,毛主席突然倒了下去,随即就昏过去了。

毛主席突发休克,这让吴旭君有些措手不及。她迅速对毛主席进行护理,当她下意识地去摸毛主席脉搏的时候,不知是由于紧张还是害怕,竟然没有摸到毛主席的脉搏。

此时的吴旭君已经不知所措了,她所知道的只有赶快叫人,于是她焦急的冲外面大声喊道:

“快来人呀,快来人呀!”

保健医生闻讯赶来,他急忙锤打毛主席的背部,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不停的冲着毛主席大声呼喊:

“毛主席,毛主席……”

身边的工作人员早已紧张的不行了,他们见医生不停的呼喊毛主席也开始跟着一块喊起来:

“毛主席、毛主席……”

周总理闻讯后迅速赶来,当他赶到地方的时候,他的双脚早已不听了使唤,坐在车里好久下不来。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他才勉强走下车来,然后走进了抢救毛主席的房子。

当周总理走进屋子的时候,毛主席也苏醒了过来。他慢慢地睁开眼睛,看着周边慌里慌张的人和摆满床前的医疗器械,他用不解的眼神看着大家。

周总理看见毛主席苏醒了过来,便俯下身子,在毛主席的耳边轻声细语的说了些什么。

当毛主席知道自己刚才休克了时,他平静的对大家说:

“我刚才好像睡了一觉。”

可是没过多久,在一天下午,毛主席又休克了。医护人员又开始了抢救,而毛主席的警卫员将这件事情迅速地又报告给了周总理。

与上次一样,当周总理来到毛主席的住处时,他又是久久不能下车。

而这次还没等周总理下车,工作人员就告诉他,毛主席已经缓过来了。周总理听到后,这才缓了一口气。

当周总理走进毛主席卧室的时候,发现毛主席正在床上躺着,神智已经清醒了过来,见周总理来了,他略有歉意的对周总理说到:

“你看,又叫你紧张了。”

而周总理却轻声的说:

“这里有事,我应该来,希望你早日康复。”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

进入1973年以后,毛主席的病情稳定了一些,但他并不怎么休息,还是依然批阅文件,参加活动、会见外宾。

看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都很着急,劝他多多休息。

此时的毛主席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能跟以前相比了,面对工作人员们的劝说,他也只是说了一句:

“我这个人不行了,一身病。”

毛主席很清楚工作人员们是对他好,但他还是依然坚持工作。

进入1974年,毛主席的身体又变得不好了,尤其是眼睛,他患上了白内障。

起初毛主席并没有注意,只是觉得看东西模糊,读书、看文件很吃力。到最后才知道是因为右眼得了白内障引起的。

此时的毛主席非常痛苦和烦恼,因为以前都是他自己起草文件,写批语,并不让秘书代劳。但现在他连阅读、写字都不能自己做了。

1975年春节前后,远在台湾的,毛主席的老对手蒋介石,通过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经秘密通道向我方发出邀请毛主席到台湾访问的消息。

但是,就毛主席此时的身体根本不能成行。

当时由于保密,很少人知道毛主席患了眼疾,当然陈立夫也并不知道。

陈立夫焦急的等待着回音,但是我方一直没有消息,于是他便在香港的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篇《假如我是毛泽东》的文章,以此来欢迎毛主席和周总理到台湾访问,并与蒋介石重开和谈之路,以造福国家和人民。

但他哪知道,此时的毛主席眼疾已经很厉害了,几乎已经到了失明的状态,哪还能到台湾去呢。

此事还未成,噩耗已传来,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病逝。

当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很快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主席。

这些工作人员本以为毛主席会像他们一样高兴,但事实正相反,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脸色凝重,只是淡淡的说:

“知道了。”

此时毛主席的内心是怎样的一番情感,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图晚年蒋介石

毛主席的眼疾终于可以做手术了,执刀的是北京著名的眼科专家。

手术做得很顺利,一周后,医生为毛主席摘掉了蒙在眼上的纱布。

当纱布摘下以后,毛主席眨了眨眼,看了看周围的人和物,突然激动了起来。

他指着张玉凤的衣领准确的说出了颜色和上面的图案,紧接着他又兴奋地指着墙壁说:

“那是白色的。”

折磨了毛主席600多个日子的眼疾,终于好了。

为了感谢医疗组的工作人员们,毛主席特意让人买了几只烤鸭,请大家吃饭,拍照了一张合影,他对大家说:

“感谢大家为我的病情所付出的辛劳。”

毛主席的眼病刚刚好一点,他又开始看文件、接见外宾了。但工作人员为了他的健康考虑,只让他看一些特别重要文件,而大部分人的文件还是让工作人员念给他听。

有一次毛主席正在听张玉凤为他读文件,听着听着他的眼泪开始不停的往下流。

原来,文件中显示河南南部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有关部门处置不及时造成河道决堤、水库坍塌,河南南部30多个县市严重受灾,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

而当读到解放军救援部队赶到现场,已有十几名群众丧生时,张玉凤突然听到了抽泣声,她抬头才看见,毛主席的眼中早已浸满了泪水,显得非常悲伤。

由于眼病刚好一点,为了眼睛不受到感染,医护人员赶快过来,用消毒毛巾为他擦拭眼睛。

而就在这时,毛主席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这个人感情越来越脆弱了,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

图晚年毛主席与工作人员合影

进入1976年,在多种疾病的作用下,毛主席这位82岁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迅速恶化了。

此时的毛主席,已经不能自主吃饭了,基本全靠工作人员喂饭,每天的饭量更是少之又少,只能吃一二两饭,而行走已经非常困难了。

在这年元旦,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主席10年前写的两首词,最主要的是在标题下方还有毛主席的亲笔签名。

这似乎在向外界暗示毛主席还很健康,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此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

而就在毛主席的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一个噩耗又传来:

1976年1月8日,毛主席的老战友周恩来病逝。

当工作人员将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告诉毛主席的时候,此时,躺在病榻上的毛主席没说一句话,只是悲痛的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道了。

此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但他依然没有停止工作,在1976年2月到4月间,他分别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老挝总理凯山、新西兰总理罗伯特.马尔登等人。

1976年5月27日下午,毛主席又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理布托。这是毛主席有生之年会见的最后一批外宾。

就在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的一个多月后,

1976年7月6日,与毛主席并肩作战几十年的老战友朱德病逝。

这对毛主席又是一次心灵上的打击。

两位和自己共同革命而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奋斗几十年的老战友,都一一地走了,连老对手蒋介石也走了,而此时毛主席的身体也进一步恶化,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连说话都困难了。

图毛主席与朱德

进入1976年9月,毛主席的身边再也离不开人了,中央决定设立值班制度,常委两人一班,毛主席身边昼夜保持都有人,众人轮流在毛主席驻地值班,陪同他度过最后的人生时刻。

而接下来的时间,也是所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9月5日晚上9:30,毛主席突然丧失神志。

9月7日,毛主席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当天下午,除常来的几位常委外,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也来了。这一天,中央领导基本到齐的原因是,他们要商量毛主席的后事。

9月8日,毛主席已进入弥留状态,此时守在身边的江青给他翻了一下身,谁知这一翻身,毛主席的脸色很快青紫,血压上升,医护人员见状,迅速开始抢救,但效果却不明显。

9月9日零时,毛主席的心脏停止跳动。

毛主席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也没有向任何人交代过一句遗言,这位一辈子和人民心连心的老人就这样走了。

当晚,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睡,每个人都陷入了深切的悲伤之中。

唯物主义者都不信鬼神,也不迷信,但就在毛主席逝世的这一天,有一件事却是真真切切发生了的。

那就是毛主席逝世当天,毛主席的老警卫员,时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第二政委的龙开富,起床后第一句话竟对老伴说:

“我不行了,你们考虑后事吧。”

而这对于前几天还看着他去钓鱼的老伴儿来说,显得有些诧异,龙开富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会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呢?

直到下午4点,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后,龙开富的家人,这才恍然大悟,毛主席走了,老警卫员龙开富是有预感。

图龙开富

而当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到哈尔滨时,毛主席的老警卫李家骥泪流满面,他的心犹如刀割一般难受,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随后他流着泪跑去向组织上提出申请,他要去北京为毛主席守灵,但组织不同意,说中央有精神,不许去。

李家骥只好回到家里,之后他几天几夜睡不好觉,整日以泪洗面。

李家骥调到毛主席的身边是比较晚的,1949年3月27日,还是军委机要通讯班战士的李家骥,被叫到了叶子龙的办公室,叶子龙见到他,就开门见山的对他说,要调换一下他的工作。

当知道自己要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当卫士时,李家骥既高兴又激动,因为到毛主席身边当卫士是很光荣的,一般人想去都去不了,于是他便鼓起勇气说:

“我服从组织决定,我一定努力做好工作。”

第2天早上在叶子龙的陪同下,李家骥来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当毛主席看见李家骥时,他很快放下手中的文件和铅笔,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

“我们认识啊,你不是擀面条的小鬼吗?”

毛主席此话一出,连叶子龙都为之一惊,惊讶地问毛主席:

“你们认识?”

毛主席笑着说:

“可不是嘛。”

原来早在1948年7月,李家骥奉命离开战斗部队来到西柏坡,本来说是让他给毛主席或者朱老总当警务员的,谁知到了西柏坡之后,却被安排在了叶子龙身边当勤务员,因此不免心里有些牢骚。

一天晚上,天气很热,李家骥边擀面条边寻思:

“说是让我到毛主席、朱总司令身边的工作,咋连主席的影子都没见着呢?”

他边寻思,边放油,再放葱花,这香气一下子就出来了。

就在这时,李家骥隐隐约约地听到外面有人说:

“好香的味道,是谁做饭啊?”

当李家骥看清来人时,原来是一位身材魁梧的首长和叶子龙说话。

只听那位身材魁梧的首长说:

“不错,这么小年龄就会做面条。”

此时的李家骥也走了出来,与首长见面。首长直夸他的面条做得好,还表示要尝尝他做的面条。而就在这时,有人送来了一封电报,首长便匆匆离开了。

随后,当李家骥在一次机关开会时见到毛主席,才大吃一惊的发现,那天晚上夸他面条香的那位首长竟然就是毛主席。

因此这次,当叶子龙把李家骥带到毛主席办公室的时候,毛主席才会突然说他们早就认识。

就这样李家骥从此来到了毛主席的身边,成为了毛主席身边的卫士,一直到1961年11月,李家骥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基层工作。

他整整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了13年。而这13年的时间,早已让他们的关系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图晚年李家骥

1961年立夏过后,李家骥要求去大庆劳动锻炼,但毛主席不想让他走,说大庆太艰苦了。

而李家骥坚持要去,并表示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会给毛主席写信。

毛主席则动情的说:

“嗨,你跟了我10多年,从小鬼长大成人,你是大好人,工作我很满意,你为我家做了不少工作,使我省了不少心。”

李家骥听着眼泪禁不住的流下来,毛主席见他流泪,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伤心的对李家骥说:

“我也舍不得你去,我们朝夕相处,你比我孩子还亲。”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李家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在毛主席面前痛哭出了声。

而毛主席则拍着他的肩膀说:

“不要哭了,也不是小孩子了,听说你爱人生小孩,北方太冷,满月以后再走吧。”

李家骥说他准备11月份走,毛主席则擦了擦眼泪对他说:

“我也得为你们的前途着想,老在我身边会受影响,下去锻炼有好处,不过到艰苦的地方是要付出代价的,到一个地方要多靠党组织,多靠群众,你千万不要以在我身边工作自居,要夹着尾巴做人。”

1961年11月15日,李家骥要走了,临行前,他再次来到毛主席的住处,跟相处了13年的毛主席告别,毛主席拉着他的手又一次说:

“家骥,我从心里舍不得你走啊。”

就这样,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李家骥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到了最艰苦的地方。

1977年12月,毛主席纪念堂对外开放,李家骥急匆匆从哈尔滨赶到北京,直奔毛主席纪念堂,见到已不能说话的毛主席,看着那张慈祥又熟悉的面孔,李家骥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突然,他控制不住的大声喊道:

“主席呀,主席,你醒醒吧,你的卫士来看你来啦!”

可是,毛主席再也听不见了……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华美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体育健康、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华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