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体育健康、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02 16:00:00
“莫里森政府为取悦美国而挑衅中国”,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3日在《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以此为题发表专栏文章,批评澳现政府将对华关系带入“死胡同”。基廷认为,澳现政府对中国进行了不必要的挑衅,强调应认识到中国既没有攻击别国或强迫别国建立军事同盟,也不寻求输出普世性的意识形态,更没有施加核威胁。
基廷说,中国唯一的“原罪”就是它已经成为“和美国一样强大的国家”,并有实力“变得比美国更强大”。这对总以“胜利者”姿态自居的美国来说是“不可原谅的罪过”。基廷感叹,这种想法已然蔓延到部分对美国“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澳大利亚人身上:“中国怎么敢在经济上超越美国。”
尽管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从二战以后,澳大利亚一直紧跟美国的步伐,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都不断“美国化”,在外交战略上更是“唯美国马首是瞻”。基廷分析称,澳大利亚有(与美国类似的)想法首先是因为“被中国的崛起吓到”。中国的现状和体量完全不在美国的“剧本”中,中国的成功更是对美国“优越性”和“天选之地”的一种“冒犯”。基廷批评莫里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无能”与“对美国的极力奉承”,实际上把澳大利亚带入与中国的“冷战”中。
基廷指出,澳大利亚与中国没有任何领土争端,两国间的距离远到乘飞机都需要12个小时航程。然而,澳大利亚驻美大使西诺迪诺斯竟然在9月1日发表声明,宣称“中国在太平洋的胁迫是比‘9·11’更严重的威胁”。澳国防部长达顿宣称澳大利亚有能力保卫其水域安全。基廷认为这些都是缺乏理性的认知,他嘲笑达顿的言论是“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暗示中国可能是一个军事侵略者”。
基廷说,莫里森政府正“不必要且不负责任地推动澳大利亚与中国进行正面对抗”,背后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华盛顿把其当成“讨人喜欢”的助手。基廷感慨道,澳大利亚曾经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已经被莫里森政府“从属于另一个国家”的政策所取代。
基廷曾于1991年至1996年担任澳大利亚总理。作为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拥护者,他多次站在澳大利亚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批驳澳大利亚政客与媒体煽动“中国威胁论”和“反华思维”的错误行径。2019年他参加《澳大利亚人报》主办的“战略论坛”活动时,曾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注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亚洲的主导者,世界各国迟早要面对这一现实。同时,他反驳西方所谓“中国的技术成就完全靠盗窃西方”的错误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本国发展的。基廷还认为美国的“脱钩战术”很难奏效。
番外
澳媒:损坏对华关系即将打击澳经济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9月3日文章,原题:损坏对华关系即将打击澳经济因外交怠慢受到中国惩罚后,澳大利亚经济表现出的一些韧性令某些人士宣称获胜。但这种话可能说得太早了。澳总理称中国“让我们更顺从的行动完全适得其反”。尽管越来越多出口产品受到北京限制,澳出口仍继续创新高。但双方争端以及堪培拉对北京采取的敌对立场,正给澳未来投下阴影。
尽管直到最近仍没触碰令澳获利颇丰的铁矿石行业,但北京正专注于那些未来或许成为澳贸易支柱的产品,如龙虾、葡萄酒等,并向中国学生发布赴澳留学预警。“这些是未来增长领域,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在与中国的冲突中全都受到冲击”,澳国立大学教授鲍勃·格雷戈里如是说。
与2014年相比,这是剧烈变化,当时中国领导人访澳并同意签署协定,以扩大澳对华出口并(为澳)创造就业岗位。但如今,随着中国关税推高澳商品价格且澳大利亚在华名声一落千丈,之前的希望正化为泡影。投资流也已逐渐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归咎于堪培拉对中资企业表现出的新敌意。
澳大利亚已从来自中国的滚滚财源中获利近20年。这种情况持续到现在——尽管中国针对煤炭、大麦、龙虾和葡萄酒等澳产品采取惩罚性措施,但尚未触及铁矿石。但就在铁矿石价格今年创新高并推动进口额创纪录之际,中国正抑制钢铁行业,铁矿石价格已从5月份的峰值下跌39%。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侧重于服务业,加上北京尽力实现供应多元化并降低碳排放,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很可能进一步减少。
澳葡萄酒等的形象也在华崩塌,业内人士说“人们很快对澳葡萄酒失去兴趣”。毕马威和悉尼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对澳投资大跌27%,降至2007年以来最低点……
对澳大利亚来说,要想实现脱离中国的贸易多样化,并非易事。与印度签署有限贸易协定的可能性,会为澳出口商提供一些希望,但印度不大可能填补中国留下的空间。
乐观者以日韩为例,称澳中关系必将改善。但澳大利亚的地位不比日本,且堪培拉和北京都未表现出妥协意愿。这意味着,因疫情封控而面临二次探底风险的澳经济,将很快看到贸易顺风逐渐消失。(丁玎译)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达乔
延伸阅读
澳大利亚两位前总理喊话政府:别太过激中国已经变了
【文/观察者网刘程辉】
“中国变得更加咄咄逼人,这损害了其国际地位。”
“用涉华问题在国内政治中哗众取宠的做法,是目光短浅而且完全违背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
一边指责中国强硬的外交政策,一边抨击现政府过激的对华言辞,在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10日主办的一场研讨会上,澳大利亚两位前总理搬出了一套“各打五十大板”的把戏。
英国《卫报》报道:特恩布尔和陆克文警告政府,别在对华关系上操弄政治
综合《南华早报》及英国《卫报》报道,特恩布尔和陆克文在会上围绕中澳关系发表评论,但两人似乎仍没认清双方关系的症结所在。他们炒作起所谓中国的“战狼”外交的同时,又向莫里森政府喊话:不要过度渲染针对中国的言论,这不仅会加剧紧张局势,还会损害澳大利亚国内凝聚力。
“中国已经变了,他们与之前已经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2015年至2018年间担任该国总理的特恩布尔声称,中国强硬的外交“脱离了实际”,并且“已经失败了”,这导致中国“影响力和信任度”的下降。
去年11月,曾有澳媒爆料称中方向澳大利亚列出了“14项不满意清单”,包括:澳政府“带头”炒作涉台、煽动对新冠疫情起源展开所谓独立调查等内容。
特恩布尔不忘再度炒作起此事,并称这件事是他“所见过的最荒唐的事情之一”。他还强调,即便中国如此强硬,但澳大利亚依旧没有动摇自己的政策和立场。
一同出席研讨会的陆克文附和起了特恩布尔的论调,他认同特恩布尔关于中国外交政策变得更加强硬的说法,并且渲染说,中国(大陆)武统台湾的可能性“威胁到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澳大利亚两位前总理陆克文(左)和特恩布尔(右)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一边指责中国外交政策的同时,另一边又把矛头对准了莫里森政府的涉华言论。
在陆克文看来,莫里森和国防部长达顿在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时,倾向于使用“过激言辞”,这种言论是“非常不负责任和鲁莽的”。
“当你开始用这些东西操弄国内政治,并且在政治讨论中通过增加对华恐惧来支持保守政治主张的时候,你就是在把一个强度是十分之五的问题,变成了十分之八的问题。”陆克文说。
他还谈及了这些言论对华裔澳大利亚人所造成的的影响。
报道称,今年3月一项针对澳大利亚华人社区的调查发现,有近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曾因为自己的血统而遭受人身攻击。陆克文表示,他所在的美国亚洲协会的部分使命是“遏制美国针对亚裔美国人日益增长的种族主义”,在疫情期间,亚裔美国人报告了近3800起与仇恨有关的事件,拜登还签署了打击亚裔仇恨的法案。
“我不想在这里看到同样的情况。”陆克文说。
特恩布尔同样表达了对现政府官员过激言论的不满,他拿内政部长佩祖罗的“战鼓轮”举例说,这种政府高层官员发出的言论毫无益处,就像是“默多克小报的头版报道”似的。
“利用涉华问题在国内政治中哗众取宠、炫耀自己有多么强硬的做法,是目光短浅而且完全违背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特恩布尔称,澳大利亚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被卷入夸张的言辞之中。他不无担忧地称,一旦这些政治言论被右翼媒体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会对澳大利亚多元社会造成破坏。
“我们不能陷入这种境地,华裔是我们澳大利亚大家庭的一部分。”特恩布尔说。
自去年澳大利亚政府多次对中国做出极不友好的行动以来,两国关系持续恶化。但从澳大利亚方面的数次对华问题表态看,他们依然没有认识到中澳关系的症结所在。
就在上周四(5日),澳大利亚外长玛丽斯·佩恩(MarisePayne)同样对两国关系作出表态。尽管否认了有关澳大利亚“反华”的说法,但佩恩仍坚称澳方不会满足中国为改善两国关系而提出的要求。
“在寻求与中国建立符合两国利益的关系方面,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保护我们的主权、我们的规则和原则。正如总理已经明确表示的,这些问题不是澳大利亚能够妥协的。”佩恩说。
我驻澳大利亚使馆发言人6日表示,佩恩对当前中澳关系的症结作出了错误解读。正如中方一再强调的,两国关系面临的困难局面,完全是澳方一手造成的。希望澳方反躬自省,以实际行动为改善中澳关系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