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总统访美:形势改变,芬兰拟讨论北约成员国身份问题

2022-03-07 11:27:02

(原标题:芬兰总统访美:形势改变,芬兰拟讨论北约成员国身份问题)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4日,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到访美国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他在访美期间表示,芬兰首次认真考虑加入北约。当天,尼尼斯托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称,芬兰认为乌克兰局势改变了世界形势,该国将讨论加入北约的问题。

据民调显示,此前一直是欧洲中立国的芬兰、瑞典目前国内支持加入北约人数均超过了半数,美国国防新闻周刊5日称,“芬兰和瑞典可能采取不急于求成的方式加入北约”。

美国国防新闻周刊:芬兰和瑞典可能采取不急于求成的方式加入北约

根据芬兰总统办公室3日发布的声明,尼尼斯托与拜登计划讨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战争将如何影响欧洲以及美国和芬兰之间的双边合作”。

随后,在4日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会晤中,拜登称芬兰是“强有力的国防伙伴”,有助于“跨大西洋联合应对追究俄罗斯的责任”,两国同意加强防务合作,保持“长期伙伴关系”。但双方并未讨论加入北约的问题。

但是,当天,尼尼斯托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称,芬兰认为乌克兰局势改变了世界形势,该国拟讨论加入北约的问题。

“无论在芬兰还是在瑞典,我们的形势都发生了变化。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首次看到大多数人支持这点。我们现在对于同本国议会讨论这个问题持开放态度。我们试图确定所有情况、风险和所有好处。”

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视频截图

3月1日,芬兰总理桑娜·马林也对“政客”新闻网称,芬兰正在评估“俄罗斯已经越过什么界限,俄罗斯不会越过什么界限……如果俄罗斯确实越过某些界限,我们是单独面对还是与其他人一起面对它。”

芬兰和俄罗斯共享1248公里的边界,为欧盟最长。《纽约时报》称,芬兰曾经是苏联和北约之间的中立缓冲国,但自苏联解体以来,它的中立性已大大降低,向西方强烈倾斜。目前,芬兰、瑞典均与北约有密切合作关系,但不是成员国。此前两国从未寻求加入北约,但在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两国赞成加入北约的人数均超半数,达到了历史新高。

在芬兰,芬兰广播公司(YLE)2月28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53%的芬兰人支持加入北约;如果邻国瑞典也加入,这个数字则上升到66%,而2017年这一比例仅为19%。与此同时,瑞典3月4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瑞典人支持加入北约的比例为51%,首次过半数,并且高于2月底的41%。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前,据《纽约时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2月与俄谈判时,也曾提议将乌克兰“芬兰化”,即乌克兰远离北约,保持严格中立,以此获得政治经济发展空间,但遭到乌克兰和北约拒绝,认为其“不可接受”。

瑞典民调显示,51%民众希望加入北约,27%反对,22%犹豫不决。

自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以来,芬兰、瑞典两国进一步加深了与北约的联系。路透社称,上个月,芬兰签署了一项价值94亿美元的协议,从美国购买数十架F-35隐形战机。3月4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北约将与瑞典、芬兰分享乌克兰战况。“为了应对俄罗斯的侵略,我们决定加强与芬兰和瑞典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斯托尔滕贝格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两国现在都参加了北约关于这场危机的所有磋商。”

芬兰和瑞典也打破了不向交战国提供武器的惯例,决定给乌克兰运送攻击步枪和反坦克武器。对于瑞典来说,这是1939年援助芬兰抗击苏联以来的第一次。

对此,美联社引用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蒂·佩苏(MattiPesu)的话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我们芬兰人对北约的态度在过去二三十年中非常稳定。看来现在已经完全变了”。

瑞典方面,美国国防新闻周刊称,瑞典首相马格达莱娜·安德森(MagdalenaAndersson)正在推动在9月议会选举之前就北约成员国问题进行全国辩论。安德森还希望得到跨党派支持,以显著增加瑞典的国防开支和能力。

“我们的能力需要加强。正在推进重整军备。我们必须有强大的防御,全面捍卫瑞典人民。必须加快步伐,政府现在将主动为我们的全面防御投入更多资源。”安德森说。

不过,两国加入北约的前景目前并不明朗。《纽约时报》称,弄清楚这两个国家将如何从目前的中立地位转变为正式成员,将非常棘手。一位欧洲外交官则表示:“问题在于,从芬兰宣布有兴趣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到它受到北约及《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根据条款内容,一旦确认有北约成员国受到攻击,其他成员国会做出反应)的保护之间存在脆弱的时期。”

“芬兰和瑞典可能采取不急于求成的方式加入北约”,美国国防新闻周刊以此为题称,可以预见的是,这两个国家都不会马上放弃中立国的地位,成为北约成员国,因为两国的国会里主张加入北约的议员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多数。另外俄罗斯的态度也将成为其中复杂的因素。

对于芬兰、瑞典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俄罗斯发出警告称,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会有严重后果”。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月25日表示,国家安全不应以牺牲其他国家安全为代价。她警告称:“芬兰和瑞典加入军事组织北约,会让我们的国家作出回应,这将产生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后果。”

此前新闻

媒体:泽连斯基愈发强硬北约煽动芬兰和瑞典加入

70多个小时过去了,又是辗转的一夜,在俄乌冲突前线,由于双方对谈判达成一致,普京已下令停止行动。乌总统办公室甚至表示,谈判中除讨论停火与和平外,乌方不排除在谈判中讨论乌克兰的中立地位问题,以及一揽子安全保障问题。不过北京时间26日晚间形势又生变。

乌克兰已拒绝同俄罗斯谈判,俄军主要部队已恢复行动。据悉,双方在谈判地点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俄罗斯要在白俄罗斯谈,乌克兰要在波兰谈。

战场上的形势也愈发不明朗,不管是出于什么主观客观原因,俄军被爆出比想象中更大的伤亡,乌军也比想象中有组织有计划一些。

相比首都基辅,乌克兰全国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战况更激烈。目前看来,俄军不仅没有使用重火力,空军的优势也并未显现出来,这也说明俄军并未“放开手脚”,此前在舆论战与心理战方面下的功夫更甚。

不过,俄罗斯的初衷就是速战速决的“闪电战”,拖得越久越不容乐观。如今形势继续恶化,不排除俄军会有不一样的策略。当地时间27日,哈尔科夫发生开战以来最猛烈的一次炮战。

战争是残酷的,不过本着坐收渔利的心态,美英继续拱火,战场外发生了许多事。美国已同意将俄罗斯派出在号称“金融核弹”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SWIFT之外。美欧领导人一直在面临国内的压力,将俄排除的声浪日益高涨。比起此前的“小打小闹”,当地时间26日,美国、欧盟、英国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

把俄罗斯逐出SWIFT算是美欧最严厉的金融措施了,美国在背后助推着北约及欧盟,拜登却表示发动对俄制裁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唯一选择,目标是确保北约和欧盟保持一致。

在哈尔科夫附近被摧毁的俄军MT-LBVM装甲输送车

俄罗斯此前就曾警告西方别打“禁用SWIFT”的主意。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话我们听了不少,尽管有准备有替代,但现在都不成熟,拜登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制裁的效果要慢慢显现”。反正不管怎么看,吃亏的都是俄欧,即使最终捡不了大便宜,美国也吃不了大亏。

北约方面首次调动快反部队,部分兵力将前往挪威演练,地面部队或将被派往罗马尼亚。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3.5亿美元新军事援助,自2021年以来,美国向乌提供的军事援助已超10亿美元。

波兰的第一批武器已抵达乌克兰,法国也将向乌克兰提供3亿欧元援助金,并提供防御装备。法国海警26日还在英吉利海峡扣押了一艘俄罗斯货轮。至此,西方国家几乎动用了除出兵外的所有手段支持乌克兰。就连德国也出现了对乌克兰政策的重大转变。

德国总理朔尔茨26日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1000枚反坦克武器和500枚“毒刺”级地对空导弹,以表对乌克兰的支持,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军队”。因为二战的记忆,德国一向在这方面表态颇为谨慎。一直以来,德国不仅反对向乌克兰出口武器,还反对欧盟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培训的提议。

乌驻德大使讽刺德国亮灯支持乌克兰“虚伪”

并且德国一直在利用北约机制阻止其他盟国向乌克兰出售武器,德国自己也只是给乌克兰送去了头盔和野战医院。乌克兰驻德国大使就在社交媒体发泄对德国政府的不满,“欧洲大国中只有德国对俄谴责力度最轻”,而且这位大使抱怨,在德国求援时多次遭到了德国政客的“羞辱”。英媒称,德国的冷漠把大使“气哭了”。

如今德国一改常态,宣布实质性的武器将很快送到乌克兰手上,这就是颠覆了二战后德国一直以来奉行的政策,势必在全球引发更大的波动。提供武器助力乌军,增加他们在战场上的优势,拖住俄军,将战争变得久一些,目前看来符合美国的利益,也能让乌克兰最大限度的发挥美国眼中的价值。

因此,我们看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直在耍“嘴皮子”,态度也是每天一变,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这下美欧的支持来了,泽连斯基会愈发强硬。他表示,乌军制止了俄罗斯想连夜(25日夜间)抓我并安插亲俄领导人的计划。他还放出烟雾弹,在推特上发文感谢土耳其禁止俄军战舰经过土耳其海峡前往黑海,即使土耳其方面并未作出任何决定。

2月25日,人们在基辅街头乘车,准备离开

连日来,泽连斯基观察到美国对其加入北约的否定态度坚决,于是他换了个路子“曲线救国”,嚷嚷着“乌克兰要加入欧盟”,正与相关国家、组织领导人交谈讨论,“乌克兰必须成为欧盟的一部分”。

北约虽然不会吸纳乌克兰,但依然在煽动芬兰和瑞典加入,这两国是北约眼中的“预备一号”,此前还参加了有关乌克兰局势的线上紧急峰会。峰会后,芬兰瑞典曾经坚定的“不加入”倾向似乎发生了动摇,国内支持“加入北约”的声音多了起来。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将成为全球格局变化的“分水岭”!


亚马逊关键词上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华美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体育健康、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华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