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百亿,却惨遭烂尾!中国式“特色小镇”,正在批量倒闭!

2022-03-29 11:12:03

中国的一大批“特色小镇”,正在密集暴雷。

这意味着,一大群投资者经历了“眼看它高楼起,眼看它楼塌了”的悲剧!

所以,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告诉你:

遇到任何以“特色小镇”为噱头的房产,请捂紧口袋,转身离开。

所谓的“特色小镇”,其实是一项国家级规划,为的是振兴地方经济。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为了鼓励一些小镇更好的发挥农业、旅游、科技等特色产业,给出的头衔和扶持政策。

我们经常听到的那些什么科技小镇、文旅小镇、农业小镇、制造小镇等,都是这个范畴。

早几年时,全国冒出了数以千计的特色小镇,最多时总量曾达到2000+。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小镇很小,坑却很大。

先前,一份“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窜上热门,撕开了一堆烂尾“特色小镇”的遮羞布。

根据网上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有至少还有100多家文旅小镇处于烂尾和倒闭的状态。

说实话,挺完犊子的!

说好的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呢?

如今却只剩下荒废的街道、冷清的景点和打烊的店铺。

随便拎一个出来说一说:

比如那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文旅小镇——成都成华龙潭水乡。

当时它有多牛逼呢?

规划之初,成都成华区自诩要重建一个“清明上河图”。

如此牛逼哄哄的宏大规划,当然是花了不少票子的。

——建造前后耗时4年,总投资超20个亿。

建成后效果确实不错,景色古朴优雅,亭台楼阁、曲水流觞。

白天古镇看美女,晚上泛舟听小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哪个江南水乡呢!

就连钟爱遛鸟搓麻将的本地大爷,也会拎着茶壶,在小镇里晃荡一整天,累了就找一个石墩坐下,吸溜一口浓茶:“安逸得很!”

而但凡有外地朋友拜访,本地人最骄傲的就是说一句:“火锅有啥子好吃的?龙潭水乡耍一哈!”

景区里,生意做起来,店铺开起来,搞得有模有样,开业3天,接待游客就超过了13万。

刚开业的龙潭水乡,热闹得就像煮开的火锅,咕噜咕噜冒泡。

可是很快,游客就发现了整个小镇有太多离谱的地方:

首先,懂点历史的都知道,《清明上河图》的汴京是现代的河南开封。

——和成都没有半毛钱关系呀!

其次,成都属于川蜀文化圈,龙潭水乡却照搬了苏式园林的设计。

更是把当中的12个街巷,直接用《红楼梦》中的12钗命名,各种“混搭”。

“大杂烩”就算了,游客也慢慢发现,小镇和其他文化景区没有太多区别:类似的古建筑、类似的吃喝玩乐......

渐渐地,新鲜劲过去了,游客不来了,本地人也不愿意去,小镇的客流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

曾经的热闹景象也如同开业当天放出的烟花,转瞬即逝。

苦撑数年,濒临倒闭。

现在的龙潭水乡,游人稀少、店铺争相关门走人,景区里安静得可以在路上抓鸟。

那些曾经在水里载人的游船,早就在岸上被晒得裂开散架了。

而那些早期买入沿街商铺的人,肠子早就悔青了。

——卖不出去也租不出去,套得死死的。

所以,遇到类似这样的特色小镇,你还敢冲进去投资买房吗?

如果你今年刚好有买房计划,千万要避开这些特色小镇,实在不知道怎么抉择,或者有其他任何困惑,欢迎扫码添加我们的房产顾问,免费进行咨询。

从如火如荼,到人走茶凉,几年时间,倒闭的小镇不计其数。

这些特色小镇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就要从轰轰烈烈的开端开始说起:

大家听说过阿里巴巴的“云栖大会”吗?举办地就是中国第一个特色小镇——云栖小镇。

这里原本是杭州一个烂尾的科技园区,后来被阿里接手,发展“云计算”。

谁知,有了科技产业的加成,小镇竟然起死回生,知名度反而杠杠滴!

2014年时,省里的领导来到云栖小镇转了一圈,当即觉得:这事靠谱,可以推广!

于是,一场省级的创建特色小镇的热潮就开始了。

但谁都没想到,小镇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到了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竟然高调联合发文:

全国要借鉴浙江成功经验,花4年时间,先搞出1000个特色小镇出来。

各个地方政府一听,直接嗨翻了:这等好事,不能错过!

一方面是听从上面指示;另一方面可以招商引资,带动地方就业和经济,美化“成绩单”。

搞起!搞起!

河北、四川、福建...一大批城市颁布鼓励文件,你追我赶,生怕被out出局。

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城市都喊出了“要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小镇”。

但是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要知道,中国人的山寨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也别忘了我们自古就有东施效颦的故事。

而所谓的特色小镇,最大的“特色”也就是复制粘贴。

各地小镇规划几乎都一个样:你抄抄我,我抄抄你,同质化非常严重。

——没有景色,就挖湖造绿;

——没有建筑,就古街亭台;

——没有产品,就吃吃喝喝;

——没有产业,就拿地建厂。

更离谱的是,还有些小镇特色不够,种菜来凑:

——有些地方甚至冒出了一堆香菇小镇、葡萄小镇、辣椒小镇.....

原本应该“高大上”的特色小镇,却是一副农家乐的模样。

就像网上的段子:

“小镇故事少,充满假和炒;若到小镇来,你会很难过;看似一个样,吃喝差不多。”

如此情况,也为一大批特色小镇后期的暴雷埋下了种子。

到了发展后期,特色小镇各项问题层出不穷:资金断裂,管理混乱,运营不善,客流下跌......

而其中最坑人的一种就是:开发房地产,用小镇的概念圈地卖房子!

悲哀的是,小镇没有真正的特色,经济带动不明显,房子最终也没人买。

最终,烂尾楼林立,小镇沦为“空城”。

比如河南洛阳孟津县“塞拉维·花海小镇”,投资10多亿,没有“花海”,只有烂尾的“楼海”。

比如浙江宁波余姚模客小镇,本来应该大力发展当地发达的五金和模具产业,投资数百亿,却在产业园周边干起了买房子的生意,最终资金链断裂,留下遍地烂尾楼。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一顿劳民伤财,大多都搞了个寂寞。

当然,这当中最惨的还是那批最早跟着概念买入产业园房子或者商铺的人。

原本以为可以狠狠赚一笔,结果无人接盘,甚至项目烂尾。

——肥沃的韭菜,被连根割起。

看完了上面内容,这些曾经遍地的“特色小镇”,你还敢冲进去买吗?

不敢买就对了!

最后还有几条肺腑之言,送给诸位:

1.90%的特色小镇都不具备投资价值,少数成功的案例也是因为有强产业和城市经济支撑。

比如浙江乌镇互联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杭州紫金众创小镇等,但是也不建议轻易投资。

2.投资千万不要盲目追概念,特别是短时间内非常热门的概念。

比如遍地的特色小镇、比如三四线文旅项目和产业新区等,概念吹得越猛,韭菜割得越狠。

3.房产投资的最基本逻辑一定是:价值城市+潜力板块。

千万不要再随随便便买房子了,中国遍地的房子,为什么有些几百上千万,有些白菜价却都卖不出去?

因为楼市分化已经开始,买房投资,一定要回归最朴素的逻辑,不轻信概念,不盲目从众。

最后,再回到这些“特色小镇”上来:

这是一个曾经站在规划风口上的产物,经历了短暂的野蛮生长,如今,风止了也就停歇了。

最终留下的,只是那最优秀的极少数。

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也是最残酷的现实:要么出色,要么出局,人和房子也一样。

最后,看到这里的老铁动动手指点击名片,关注一波大胡子说房,每天为你带来最前沿市场信息和买房干货。

-end-

以上为正文,来自楼市张三丰

遍地的特色小镇,遍地的坑,不想成为韭菜,还是乖乖远离吧!今年确实是买房的好时机,但也不建议乱买。最近我们团队就发现了一个价值城市,潜力不错,上车门槛低,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来聊。如果你还有其他任何买房问题,欢迎长按识别扫描下面二维码,李老师及其研究团队成员为你一对一解答!


lv包包 https://www.aartmt.com/category/brand/lv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华美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体育健康、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华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